天津大学推出研究生招生导师团计划,实行团队主导、院系服务、学校统筹的管理模式,深入推进研究生招生规范改革。
完善招生动态调节机制。为导师团额外配置招生计划,打造生源水平奖励的动态调整体系,将20%的博士招生计划和10%的硕士招生计划作为动态调整数,用于支持导师团计划招生。成立由研究生院、人事处、科技进步研究院及人文社科处等部门组成的招生计划分配工作小组,对团队科研实力、绩效表现等指标进行评审,确定入选团队,直接划拨招生计划。严格遴选导师团队,需要入选导师团队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合适研究生培养的科研项目,重点支持跨学科、跨学院组建交叉学科的导师团队,围绕在研重大科研项目组成的导师团队,40岁以下出色年轻人导师团队等。
扩大导师招生自主权。鼓励导师团队通过举办讲坛沙龙、赴重点高校宣讲、委托同行推荐、开放实验室或课题项目参与、课题组内师生推荐等多种方法,接收外校出色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或普通招考博士生。打造勉励约束机制,在评审过程中着重考量团队拓展招生宣传的思路、分工和预期成就,将更多的优质办学资源向科研实力强、学科融合度高、特点鲜明的导师团队倾斜。鼓励导师全过程参与招生,增进导师和学生的相互知道,达成导师学生之间双向选择,打造和谐的导学关系。
健全招生支持服务机制。推行导师团队联络人规范,每一个导师团队专门配备一名联络员,与研究生院形成联络网,便捷信息传递。拓展招生培训,编制下发《导师团组织招生宣传的途径、方法大全》《导师团计划工作时间进程表》等招生材料,立体式呈现招生宣传方案,促进导师团管理工作专业化。发动研究生招生志愿者协会的200多名学生通过互联网、新媒体平台发布导师团招生信息,深度推广宣传导师团队实力,吸引校外生源注。调动导师内生动力,激起导师深度参与研招工作。